第33章 楚变(2/3)
的国家于旁掣肘,秦国一鼓作气拿下了韩国和赵国。没有了赵国的支持,李园的威望瞬间下降,几乎沦为无人理睬的狗。在朝堂上有任何提议,既无人反对,也无人应和,就好像对空气说话。发出的任何指令,接办者都已读不回,能够虚应故事都算是客气的,李园也毫无办法。
更让人气沮的是,年方十来岁的楚王竟然也病病歪歪,竟然于当年一命呜呼。李园和李后又将另一小孩犹扶上王位,声称是楚王的同母弟弟。
还在丧葬期时,寿春就出现了流言:楚王其实不是先王所生,而是春申君与李后的种;春申君为了把持朝政,有意将已经有妊的李后献给楚王。这一流言显然不顾事实:楚王即位之时,就是春申君遇刺之日!但几乎没有顾及这一明显的矛盾之处。
这一流言真正隐含的要义是,谁才是楚王真正的血脉传承呢?
现成有的,是在秦国担任丞相的昌文君和昌平君,但他们是秦人,显然不可能回国即位。在楚国能够即位的,当然是先王的长子负刍。
负刍虽然是庶子,但也是正宗的楚公子,而且已经成年,也有很大的势力。作为楚国贵族,他与楚欲的沟通,比李园这个外来户要顺畅得多,不少楚国贵族子弟也都投靠过来。楚王少年去世,新继位的楚王年龄更小,继位后显然还是李园、李后当政。这些人密谋着将李园的势力除掉,由负刍来继任楚王。——这事实上也是楚国权力再分配、再平衡的一个环节:李园以弱势辅弱主,终究是不能长久的,能够维持十年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楚王去世,新王继位后两个月,负刍发动了一场政变,率领王室成员进攻李府。
这两个月中,李园和负刍都在争取支持者,李园满心以为项氏家族,特别是项燕能够成为自己的盟友。但负刍带着拥护自己的大臣们直入新王居住的宫殿,他自己动手将那个可怜的楚犹杀死,在一班大臣的拥护下,自立为王,——而项燕就在这帮拥护负刍的大臣们中间。
负刍杀死楚犹,自立为王的消息被有意传到太后宫中,李后见大势已去,只身逃出宫去,去找李园。李园的府邸已经被楚军包围。
李府被围自然是大事,李园的门客们迅速上墙,各执兵器,准备抵抗。然而,墙外的楚军并未急于攻打,而是将李府围住,不令他们外出。
刘季也在冢宰的指挥下上了墙。作为一名跟随了李园十多年的门客,他此时也指挥着近百人,防守外院的一面墙。
李园自主政楚国以来,在寿春城外也有了自己的一处宅院,李园将这处宅院修建得如同城池一般坚固。他没有自己的封地,但他自己的宅院就是一处县城级别的城池,他的门客数千人,与任何一个县城的士兵数量相比也不逊色。李园在城内有自己的住所,但他下朝以后,一般就在自己的城中处理公务,而不是在寿春城内。自赵国灭亡以后,李园就更加不在城内落脚,下朝后就匆匆赶回自己的家中,似乎只有这固若金汤的城池,才能让李园得到一些安全感。
李园的家距离寿春城不过数里之遥,就是当初春申君的老宅。春申君被杀后,李园将他的旧宅收归己有,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和加固,加高的城楼,增设了马面,让这座宅院更像一处堡垒。有数千门客守着这座堡垒般坚固的宅院,李园内心深处的恐惧也可见一斑。
刘季上墙后,与墙外的楚军对峙到中午,并不见李园出来。但刘季并不着急,他曾随卫李园密集拜访过多名豪族大臣,极受礼遇,在刘季看来,他们对自己尚且如此,对李园自然更加亲密。刘季相信,这些人中,哪怕不能都来,只要来上那么几家,就足以解今日之危。他对项氏能来解危似乎更有信心,毕竟,他在项府所受到的待遇,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