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> 祖龙赤蛇 >  第26章 李牧

第26章 李牧(2/3)

的守军发起进攻,迫使长城一线的守军无力回援。北部的秦军则积极动作,频频向武安、邯郸一线发起进攻。前锋甚至出现在邯郸郊外。

    沙丘之战葬送了赵军惟一的机动兵力,赵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,周围的城邑频频告急,但邯郸完全组织不起力量来反攻。

    这时,有人提出,调呼沱水一线的李牧集团回援邯郸。

    李牧这里压力也不轻。

    王翦汲取了蒙武大军困于井陉一隅,数月出不了山,粮草供应困难的教训,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,准备以强力突击动作打通井陉,再将太原主力调出。但王翦的计划失败了。尽管秦军精锐尽出,王翦也使出了全身的解数,但秦军未能劈开井陉的通道。在李牧的灵活战术下,特别是在骑兵的参与下,王翦被牢牢锁在井陉范围内。

    李牧以番吾、东垣、元氏三座大城为中心,构筑起一道长达一百五十里的不连续防线。每个关隘都有人据守,但又不是死守,可进可退,有攻有守,有穿插有迂回,硬是将王翦死死困在井陉之内,精锐的两万人打得人困马乏。如果不是王翦机灵,说不得还要吃李牧亏。

    为了保持部队的战斗力,王翦改变战术,将部队按月轮换,每次进入井陉的不过一两万人。只有他自己有一些高级指挥官坚守在井陉内。由于道路狭窄,这样的力量已经足以应付作战行动。王翦打算靠持久力拖垮李牧。但李牧作战灵活而坚定,王翦换了好几轮部队,突击了数个月,也无法突破李牧的防线。

    正面进攻无效,王翦突然想到自己在攻伐代郡的时候,曾经找到过一条通往呼沱水上游的山路。他另外派出一支精悍的部队,潜出呼沱水上游,突然从背后袭击了番吾。而他自己在井陉中指挥部队,强力牵制李牧,令他无力他顾。

    应该说,这次作战十分成功。奇袭的部队克服巨大的困难,突然出现在番吾城下,彻底打乱了赵军的部署。一般的将领在遭到这种程度的打击后,一般都会惊慌失措,全线崩溃。但李牧不是一般的将领,在得知自己的身后出现秦军后,他一面坚守番吾,并派出小股兵力与秦军周旋,一面调动兵力,在自己番吾外围筑起第二道防线。

    尽管李牧奋力抵抗,稳定了局面,但王翦也不是没有收获,他的部队杀出井陉塞,进入番吾周围的谷地。那片谷地十分开阔,曾是中山国的核心区域,足以容纳数万人作战。王翦突破到这一区域,态势得到极大改善,立即调动太原主力出关作战。

    李牧自然不会容忍王翦从容调兵,他抓住一切机会打击王翦的部队。王翦出关时只有两万人,加上五千奇兵,手里可以使用的兵力暂时只有两万五千人,而且都是久战疲惫之师;而李牧最多可以集中起五万人的兵力,这给了李牧极大的主动。在这片谷地中,双方竭力厮杀,智力和体力都发挥到极限。最终,王翦保住了井陉的出口,并利用李牧的时间压力,给予李牧军很大杀伤,虽然自身也损失严重,但终于坚持到后续部队到达。

    随着后续部队陆续到达,王翦的兵力越来越雄厚,渐渐地在对抗中反过手来,逐步将李牧挤出番吾,彻底占领了呼沱水河谷。而李牧则在河谷外设立了多道防线,企图将王翦封闭在河谷内。

    与井陉相比,将王翦封闭在河谷内难度要大不少。首先,这里已经没有地利可以依托,全靠士兵的战斗力;其次,番吾只是井陉的一个出口,井陉的其他出口依然不能放松警惕。

    而在李牧的军中,马匹也越来越少。代郡地震后,原设在马邑的养马场彻底被毁,所有军马使者跑散。而这几年,秦军反复出现在呼沱水流域,李牧的骑兵多次出动。特别是今年,王翦在井陉攻势猛烈,李牧不得不将骑兵在整个战线上来回调动,马掌的损失甚至超过了兵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寡妇春秋小说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