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科幻小说 > 盛唐挽歌 >  第788章 送一场风光大葬

第788章 送一场风光大葬(2/4)

可谓是名满长安。只是,他出现的不是时候,也没有遇到明主,再加上自身“文官优先”的理念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,因此被基哥冷落后抛弃。

    只能说一个时代的人物就有一个时代的命运。

    “你来汴州也有两月了,可还住得习惯?”

    方重勇看着张拯询问道。

    岭南湿热难耐,汴州的气候就干爽了许多,张拯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,再加上如今的汴梁城商品经济发达,想要什么都能买到,那自然住得是十分习惯。

    要说不满嘛,大概就是不满方重勇将其晾在一旁两个多月吧。只不过这话心里想想就好了,万万是不能说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回官家,汴州人杰地灵,下官住得十分安逸。

    只是心忧岭南之事,不知道官家考虑得怎么样了,听闻官军近期已经收复番禺,朝廷打赏如何处置岭南之事呢?”

    张拯低眉顺眼的询问道,说话的时候字斟句酌,压根不敢带着任何不满情绪。

    “番禺地狭,无法自持,即便是让你叔父来番禺,也无法解决驻军的粮草问题。如今番禺城的一切都要靠登州海路输入,你叔父又指挥不动登州的官府,让他回番禺理事。只怕近期还不太现实,毕竟,现在番禺处于军管之中,战局瞬息万变,不可轻忽啊。”

    方重勇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,说得张拯云里雾里的。

    这到底是交呢,还是不交呢,又或者是现在不交将来会交?

    张拯心中犯嘀咕,又不敢问,只好面色尴尬的候在一旁。因为刘晏已经拿着账册走了进来,似乎是要商议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“你来得正好,本官此前吩咐同类商铺和工坊要按区域落户的事情,办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一见面,方重勇就直接问刘晏道,压根不等对方开口。

    “回官家,这件事正在办。店铺方便安排,但是好多作坊甚至是在我们入主汴州之前就已经落户了,恐怕搬迁起来颇有些费周章。”

    刘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长痛不如短痛,将来任何人开工坊,都要报备,要在官府指定的区域内开设。

    琉璃工坊要开在城北,纺织工坊要开在城西,造纸工坊要开在城南,且不许开在运河两岸。

    类似这些,一定要按规矩办事。同类的工坊开在一起,可以互相学习技术,钻研技艺,于行业发展大有裨益。”

    方重勇摆摆手说道。

    “得令,下官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

    刘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有事么?”

    方重勇忽然想起刘晏是主动来这里的。

    “官家,今年丰收,恐怕米贱伤农,官府需要出一大笔钱收粮。

    最好是有一些金银铜钱之物作为压舱,光靠盐引恐怕很难稳定物价。

    如今朝廷占有天下大半,过去靠盐引敛财之法,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。”

    刘晏看了方重勇一眼,小声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让登州那边,送一些缴获的赃物来汴州拍卖,得来的财帛,用于收购今年刚刚收割的粮食,按往年市价收。

    莫要让百姓在丰年过得比寻常更苦。”

    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官家,秋粮收上来以后,大军就可以开拔前往关中了。”

    刘晏不动声色的提醒道,与其说是说给方重勇听的,倒不如说是说给一旁的张拯听的。

    目的自然是为了威慑。

    汴州朝廷兵精粮足,官家体恤百姓,你们这些藩镇还不乖乖的投靠过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寡妇春秋小说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