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:无可奈何的暴政(2/3)
着一丝冷冽的嘲讽,“而六国的黔首呢?他们生于斯,长于斯,宗庙社稷虽毁,乡音故土犹在!”“对大秦,他们何来归属之心?灭国之痛,亲人离散之殇,早已化作刻骨的仇恨深埋心底。在他们眼中,您就是那个带来无尽灾难与毁灭的暴君,是让他们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!”
嬴政默默地听着,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,只是微微颔首,示意赵凌继续。
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,也是他一切铁腕政策的根源。
赵凌的声音更加沉稳,条理分明:“六国权贵与民众的反抗意识,如同地下奔涌的暗流,从未止息。”
“就拿最早灭亡的韩国来说,从它覆灭到您一统天下,也不过区区九年!那些曾为韩国浴血奋战的老兵,正值壮年,他们的仇恨最为炽烈!”
“更遑论其他五国,其遗民的反抗力量只会更强,他们记忆只会更鲜活血腥!”
“他们身边的袍泽、至亲,有多少倒在了大秦的铁蹄之下?这份血海深仇,岂是轻易可以化解?他们心中只有对大秦的恨意滔天,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是大秦的子民?”
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:“试想,若在天下初定,人心未附,暗流汹涌之际,父皇您便效仿仁君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让紧绷的弓弦骤然松弛……那会是什么结果?”
“无异于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余孽和心怀怨恨的遗民喘息之机!他们会迅速串联,利用暂时宽松的环境积蓄力量。”
“届时,大秦非但无法稳固,反而会更快地陷入分裂和内战的泥潭!”
“战火将重新燃遍九州,甚至比统一之前更为惨烈!您结束了一个乱世,若在统一之后,便施以仁政,却可能亲手点燃另一个更持久的乱世!”
听到这里,嬴政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眸骤然亮起惊人的光芒!
仿佛黑夜中点燃了两簇熊熊火炬!
扶苏不懂,群臣不懂,天下人不懂,但眼前这个儿子……他懂!
他完全理解那看似“暴虐”的背后,是何等深沉的无奈与冷酷的远见!
赵凌的剖析并未停止,他引经据典,将嬴政的政策逻辑清晰地串联起来:“《商君书》有云:国之所以兴者,农战也。此乃强国之本。”
“六国既灭,外部的强敌便只剩下北方的匈奴。持续对外用兵,一方面开疆拓土,更重要的是,将帝国的战争机器持续运转,将百姓的精力牢牢绑定在‘耕’与‘战’这两根支柱上!”
“只要战争的阴云尚未彻底消散,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就难以凝聚成颠覆性的力量。”
赵凌一字一句地说着,仿佛将自己代入到天下初定时,嬴政的处境上。
赵凌话锋一转,语气带着洞察世事的冷静:“然而,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帝国,百姓必然戾气深重,好勇斗狠。为了压制这种戾气,维持秩序,严刑峻法、连坐告密制度便成为必需!”
“让黔首们在沉重的劳役,严苛的法网下互相监视、提防,终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。”
“如此他们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复国?去串联反抗?他们的精力和恐惧,都被这套严密的制度榨干了!”
赵凌的目光直视嬴政,带着深刻的理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:“乱世用重典!父皇,您不过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上,做出了唯一可能的选择!”
“您当不了,也无法去当一个仁君!”
“天下大势,帝国初生的脆弱根基,根本不允许!您只能选择成为那个背负万世骂名的暴君!”
嬴政深吸了一口气,赵凌这小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