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 > 大秦:隐忍十八年,废柴皇子杀疯了 >  第353章:嬴政到咸阳

第353章:嬴政到咸阳(1/2)

    二月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,吹过咸阳城外略显萧索的原野。

    嬴政乘坐的马车,在扶苏等人的护卫下,一路缓行,终于在这天午后抵达了咸阳城郊。

    距离他假死脱身、离开权力中心,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。

    这期间通过咸阳的密报,嬴政见证了儿子赵凌的种种作为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,赵凌给了他巨大的惊喜那些闻所未闻的发明,那些扭转乾坤的手段,甚至是将他奉为天帝,为他的暴政背书,强行洗白。

    然而,无论有多少惊喜,嬴政内心深处都很清楚,他并没有做错什么。

    什么暴政?

    他只能那么做!

    马车内,光线有些昏暗。

    嬴政独自坐着,背脊挺得笔直,指尖捻着今日份的《大秦日报》。

    空气里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。

    报纸的头条赫然写着:“黔首堂遍设郡县,诊金公开,惠泽万民!”

    另一则则是:“郡县广开学舍,凡大秦子民,皆可入学识字!”

    字字句句,都是赵凌仁政的体现。

    嬴政的目光落在铅字上,脸上却像戴着一副坚硬的面具,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。

    这些是好事吗?

    从表面看,当然是。

    让百姓看得起病,读得上书,是善举。

    但嬴政太清楚这其中的门道了。

    他统一六国,靠的是法家的严刑峻法,是商鞅变法奠定的耕战体系!

    国之所以兴者,农战也!

    这个信念早已刻入他的骨髓。

    国家的强盛,根基在于让百姓只有两条路可走。

    要么埋头耕种,生产粮食。

    要么投身行伍,开疆拓土!

    唯有如此,百姓才会被繁重的劳役和军功所驱使,终日疲惫,无暇他顾。

    更无力去思考什么自由、权利,自然也就难以滋生反抗的念头。

    这样的大秦,才能如铁桶般坚固,皇帝的统治才能稳如泰山。

    而赵凌现在在做什么?

    他不仅重新抬举了被历代打压的商人阶层,还大张旗鼓地给底层百姓看病,更要让他们读书识字!

    这就像是在给原本被牢牢束缚,思想麻木的躯体注入活力,让他们有了思考的能力和渠道。

    隐患,便是最大的隐患!

    嬴政仿佛能看到,那些识了字的黔首们,不再满足于仅仅温饱,他们的眼睛会望向更高的地方,他们的心思会变得复杂难测……

    这与他毕生坚持的“疲民弱民以强国”的治国方略,背道而驰。

    嬴政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报纸,发出沉闷的轻响。

    他心底深处,其实也明白统一之后需要休养生息的道理。

    他嬴政,做出过那么多彪炳史册的英明决策,难道会愚蠢到不知道连年征战、大兴土木之后需要喘息?

    难道他天生就是个只知压榨的暴君?

    不,他比谁都清楚!

    但六国虽灭,人心未附!

    那些暗藏的六国贵族余孽,那些对新政不满的旧势力,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。

    他不敢停,也不能停!

    他需要用强大的国家机器、严密的控制手段,去强行捏合这个庞大帝国,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牺牲,去换取后世真正的安稳。

    他选择了一条最难、最险,也注定背负骂名的路。

    “休养生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寡妇春秋小说集